免费咨询热线:4000-932-668
当前位置:首页 » 资讯中心 » 新闻资讯 » 国内机器人产业现“蓝海” 磁件企业如何迎战?

国内机器人产业现“蓝海” 磁件企业如何迎战?

文章出处:网责任编辑:作者: 人气:-发表时间:2016-06-03 16:08:00

   前段时间围棋人机大战中,人工智能AlphaGo吸睛无数,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机器人市场。但实际上,机器人早已慢慢渗透进我们的的生活,它们在仓库、医院、街道上甚至就在我们的家庭中,当机器人离我们越来越近,它自然就成为了投资者们热捧的“香饽饽”。

  然而在国内,机器人行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瓶颈,在混乱的市场中,国内机器人企业应如何发展?机器人又能否会成为磁元件企业新的“蛋糕”?

  中国工业机器人“蓝海”已至

  机器人按照应用类型大致可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型机器人两类,过去制造业的自动化为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,但目前在医疗、物流、家庭等服务业领域的机器人应用范围也逐渐增加。

  据统计,2015年全球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大约在270亿美元,预计10年后将达到约670亿美元。其中,全球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将从2014年底的约148万台增长至2018年底的233万台,在2015年到2018年间达到年均12%的增长率。

全球机器人市场展望

  《中国制造2025》规划的发布,引爆了中国的机器人行业,而机器人行业的政策利好还没有结束。今年3月,工信部发布了《关于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016专项行动的通知》和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016专项行动实施方案》,明确专项行动具体目标,部署2016年具体工作。4月,工信部、发改委联合发布了《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(2016-2020年)》,提出产业发展5年总体目标。另外,国务院4月发布了《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》,要求对接《中国制造2025》,推动重点领域标准化。

  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拉动下,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进入产业形成和快速发展期。IHS的统计显示,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价值达13亿美元,并将保持20%的年复合成长,到2020年达到33亿美元。

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

  国产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,也为企业发展注入了信心。上海库开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机器人系统集成、非标自动化生产线、机器人工业服务、及自动化标准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。该司研发部某工程师在接受大比特采访时便谈道,国内机器人的发展是一种趋势,再加上国家的大力扶持,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应该会崛起的。

  全球领先的电子元器件制造商村田制作所工程师付华华赞同道,现在随着人工成本的上升,自动化程度的需求越来越高,机器人将来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。

  互联网巨头涌入服务型机器人市场

  机器人市场的火热还体现在全球互联网巨头们的关注和投入。除了国外的谷歌、微软、苹果、亚马逊、Facebook,国内的阿里巴巴、百度、腾讯等加速卡位布局,一场机器人争夺战一触即发。

  截止至目前为止,谷歌一共收购了9家跟机器人相关的企业,使谷歌成为互联网企业在智能机器人行业并购潮中的第一家。包括无人驾驶汽车、谷歌眼镜、无线网络气球在内的“Moonshot”项目的开展使得谷歌近年成果不断。

  在互联网巨头中,微软对机器人市场的嗅觉无疑是最为灵敏的。早在2006年,微软公司就已披露了其正在开发的一种机器人软件,并指明当时的机器人市场蕴涵着巨大商机。

  亚马逊作为全球电商巨头,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,在物流和仓储方面下了大功夫,2012年以7.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自动化物流提供商Kiva的机器人仓储业务,目前,亚马逊在全美10家新的履约中心配备了1.5万台Kiva机器人。

  国内市场上,具有云计算和大数据领域优势的阿里巴巴与富士康联合,向日本软银旗下的机器人公司注资,在机器视觉、语音解析、家庭智能控制、智能网络安全等方面与SBRH建立研究合作和沟通机制。

  国内搜索引擎巨头百度推出“小度机器人”,集合了新一代搜索、语音识别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一系列“未来科技”。除了虚拟机器人外,百度联合海尔、华为发布了一款智能机器人“哇哦”。

  2015年9月10日,腾讯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,据悉,写稿机器人不仅可对核心数据进行梳理,还可根据算法在第一时间自动生成稿件,瞬时输出分析和研判。在此之前,腾讯已发布了首款智能娱乐产品——微宝智能球型机器人。

  互联网巨头在机器人行业的布局无疑为产业注入了新鲜的源泉,同时也给未来的互联网和机器人行业以无限的可能。田村(中国)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诞生了全球电子工业中备受称赞的技术、材料、零件,同时还制造出了广受欢迎的产品和系统,其副所长邵革良认为,IT行业的介入,结合云服务,将向智能化产业提供一个更为实用、更易于应用的技术平台,至于人工智能的技术性问题很快会不断地突破,可以说正面效果会比较显著。

  市场混乱导致国内机器人“虚火”?

  的确,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,也被粉饰成一片火热景象,但实际上中国机器人市场真的是歌舞升平嘛?

  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致力于推动中国制造业智能化发展,拥有机器人控制器、驱动器、系统软件平台等领先技术。该司研发中心主管张敏梁谈道,虽然各地的机器人热度都很高,但国内机器人目前的产值并不大,企业一年能达到500至1000台的销量已经不错,另外,国内机器人技术还没有足够成熟,很多企业还偏向于炒概念的性质。

  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不成熟,创新能力差、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、产能过剩、高端产业低端化等问题使得国内机器人市场如同一盘散沙,散、乱、杂、弱现象严重。

  当前的机器人行业,企业多、品牌多、研发机构多,各自为营,但大多都找不到方向,造成了低端技术重复研究,高端产业无人研究的局面,核心技术缺失。盲目性不仅体现在企业当中,各地政府同样盲目投入建设,加剧市场乱象。

  张敏梁称,机器人属于技术密集型的行业,本身的技术门槛较高,资金投入在现阶段也属于高投入行业。但目前整个国内投资非常热,各地政府也都有一些补贴的政策,使得满足条件的企业纷纷挤入这个行业。张敏梁认为一定时期后,这类政策便不会长期持续下去,最终要在这个行业中立足,还是得靠研发与制造实力。

  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高端新型元器件、电子材料、电子专用设备等电子信息基础产品的高科技上市公司,其技术部部长徐建华也提到,国内经常出现某个行业热就一窝蜂涌入的情况,但实际上国内的机器人技术水平仍然比较落后,目前只能用在一些低端产业,比如用于流水线生产中的机械手等。

  市场乱象是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瓶颈,也是亟需突围的方向。那么国产机器人企业应如何克服这几大问题,争取更加广阔的市场呢?

  上海库开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认为,国内机器人企业更多的是在关注这个产业带来的经济利益,而没有投入人力、物力、财力去做研发,去为行业做贡献。这俨然成为国内企业的一个“传统”,虽然很难改变,但必须打破这种“传统”才能进步。

  邵革良认为市场乱象的出现主要在于企业家底不够、急功近利的思想和经营方针所致,但这是暂时现象,随着政策导向趋于理性化,像华为这样“28年向一个城墙口冲锋”企业的得益效果会越来越显著,并带来示范效应,真正有技术资源、市场资源的企业会脱颖而出。

  中国机器人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,还在不断的探索与发展中,市场乱象出现并非是件坏事,或许反而能引起政府及企业的重视,以“航母战斗群”的形式,完善产业链,共同提高竞争力。

  机器人不受磁件企业青睐?

  国内机器人行业发展的热火朝天,但磁性元器件企业似乎并不“感冒”。据了解,涉足这一领域的企业不占多数,且已涉足这一领域的企业产量也并不大。

  深圳麦捷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导产品属于高端器件,设计、制造具有高精密性,主要客户有中兴、华为、联想、小米等国内一流企业。据该司事业部总经理王瑞介绍,公司已有涉及机器人领域,机器人市场的确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,市场潜力也很大,但就目前来说,机器人本身的电感用量还是比较少的,未来的需求还不确定,可能智能化趋势会增加射频电感的需求。

  邵革良也表示,目前公司尚没有特定面向机器人产业的计划,但在这个行业,为配合不二越、发那科等日本大客户的研发,已提供了大量的电流传感器、变压器等相关关键的元件。

  日前,风华高科发布公告称公司看好FPC在机器人、可穿戴设备等行业的应用前景,并收购了专注于FPC产品的奈电软性科技电子(珠海)有限公司,以加速布局产业链。徐建华介绍道,风华高科应用于这一领域的产品有两方面,一是电感器、滤波器,二是无线传输元件。徐建华认为电感在整个机器人上的应用量不少,尤其是在抗干扰、滤波上,所以电感在这一领域是有市场的。

  前文提到,机器人行业核心零部件主要依赖于进口,张敏梁也提到不管是机器人企业,还是终端应用客户,出于品牌认知度、可靠性、性能等方面考虑,首选还是国外的品牌。那么对于磁性元器件来说,机器人企业是否会选择国产器件品牌?国产与进口产品是否存在较大差距?

  张敏梁谈道,机器人需要做一些EMC抗干扰、辐射的测试,会用到不少磁环,这一部分会根据实际的效果及计算来选择使用的频率,并不一定要选择国外品牌。另外,张敏梁提到,国内机器人企业在EMC抗干扰方面的测试普遍重视度不高。

  徐建华和邵革良都认为,在机器人的关键技术中,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应该是各种高性能、高精度的传感器,这方面国内企业是明显落后于国外企业。徐建华还补充道,磁感应芯片的研发国内也基本无法实现。

  邵革良认为磁元件始终与国外企业存在差距,是因为国内企业还是一个“绕线”厂的低价经营模式,人才匮乏,经营管理者的水平素质普遍偏低。长期以来,磁元件公司定位在一个“廉价绕线厂”的模式上,难以留住科技人才、缺乏创新是磁元件行业的通病,由此不得不导致大量的低档次的价格竞争式经营模式,又反过来恶化自身的发展。但邵革良也提到,一旦产品被机器人的采用,能够直接带来巨大利润的应用市场的开拓、传输及发展,这是核心牵引力,相信在市场牵引力的逐步增强,国产的核心器件的进步也会很快。

  近些年来,不少磁件企业为躲避“价格战”,纷纷向高端市场转型。高端市场固然有着丰厚的利润空间,但准入门槛也相对较高,质量、可靠性、一致性显得更为重要。正如邵革良所说,不论低端还是高端产业,关键是要找到自己企业擅长的地方,不急功近利,学习华为精神,研究市场,掌握技术发展方向,那么无论哪个行业均有机会。

相关资讯